在一档节目中,王刚讽刺张铁林:
“你说一个英国人,不远万里来到中国,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,你真是白求恩精神……”
张铁林只能尴尬一笑。
众人对张铁林的国籍争议,从未停止过。
面对所有人的调侃和嘲讽,他也无所谓。真正让他难过的,是他破碎的家庭无法挽回,和女儿的关系也一直处理不好。
人到晚年,总会渴望子女的关怀。
这一点在张铁林身上,却变成无比困难的事情。
而这些“恶果”,早在30年前就已经种下了。
夜深人静时,张铁林也许会后悔,早知道当年不做那个决定就好了。
01.
八十年代的张铁林,很有名气。
参演了许多经典影视剧,比如《火烧圆明园》,以及《垂帘听政》。
他和龚雪主演的《大桥下面》,至今让观众难以忘怀。
当时的张铁林,还是“奶油小生”,浓眉大眼,形象很好,很多业内的前辈都夸奖张铁林“前途无量”。
几年时间里,张铁林接到了很多剧本,他很快就成为内地有名的当红小生。
从一个装卸工到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,再到当红演员,命运似乎给张铁林开了一条快车道。
年,张铁林决定留学英国。
一开始来到英国还有点不适应,慢慢的,他就习惯了在这里的生活,也和周边的同学相处的不错。
两三年时间过去,张铁林便觉得已经学的差不多了,就想要回国。
可当他听说有留校任教的名额之后,他又改变了想法,留在了英国。
凭借努力,张铁林取得了很好的成绩,不仅成功留在学校,还做了导演。
有一次,他被邀请去导演拍摄一个纪录片。
在拍摄的过程中,张铁林遇到了一个波兰籍的同行女孩,女孩很年轻,也很漂亮,和波兰女孩聊了几句,张铁林不禁春心荡漾。
波兰女孩对张铁林也有好感,两人很快燃起爱火。不久,女孩就怀孕了,两人携手步入婚姻殿堂。
年9月27日,女儿张月亮出生。
张月亮出生时,张铁林妻子大出血,整个人瞬间晕了过去,医生马上过去抢救,这才保住她的性命。
而张铁林抱着女儿,在产房一旁,完全不知所措。
这种感觉,对于张铁林来说,实在是太陌生了。
他也从未想过,做父亲竟然有这样的体会。
02.
当时,张铁林在英国的事业也发展的不错,事业有成,家庭幸福,这是多少人向往的生活?
可张铁林却总是不甘于这样平静的日子。
在英国的这段时间,张铁林除了日常的拍摄之外,他还经常和国内的业内人士有联系。
他一边打听国内的行情,一边潜心学习。
可唯独对妻女的关心不够,波兰妻子以为丈夫是压力太大,于是没有放在心上。直到有一天,张铁林对她说“我要回国了,我们离婚吧……”
年开始,张铁林就赶赴香港,加入了徐克的工作室。
此时,香港电影开始崛起。
张铁林坚信,国内市场的潜力难以估量。
经过两年的考虑,他决定回国发展,如果要长期在香港发展,那么也就意味着,他可能要放弃在英国的婚姻。
年,他向波兰妻子提出离婚。
年仅一岁的张月亮,眨巴着大眼睛,无辜的看着父亲。
波兰妻子也很伤心,自己一心爱着张铁林,憧憬着未来的生活,原本以为,女儿出生之后,一家人就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。
没想到,如今还是要支离破碎。
妻子把女儿抱在怀里,与张铁林相顾无言。
片刻,张铁林一狠心,还是转身离去了。
他没想到,这个决定,竟然他在三十年后,付出了沉重的代价……
如果张铁林当年没有狠心抛下妻女,而是留在英国,并且一辈子守护那个家,可能人生命运完全不一样。
如今的他也不会这么后悔。
但时间无法倒流。
03.
回国后,张铁林直奔香港。
香港电影的辉煌,给他造就了很多机会。
他立刻参演了电影《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》,即使是配角,他依然很开心。
年,张铁林又参演了《新仙鹤神针》,在里面饰演了最大反派“曹雄”,备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