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岁的贺星星(化名)经过眼检查发现已经成为了高度近视,当最新的检查定格在度时,医院院长黄瑜斌也吓了一跳,一年前星星被发现近视时度数在度左右,仅仅过了一年,为何近视的发展如此飞速?
日前,据医院医生反映,度以上的超高度近视已经占来院近视患者的3%-5%。暑期放假2月,医院的门诊量爆棚,其中大部分都是孩子。近视专家们纷纷忧虑,现在的孩子近视发展太快了,初中生多度的高度近视大幅增加。
高度近视不仅影响视力,据研究显示,高度近视的视网膜脱落的可能性、失明可能性更大。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高度近视的症状以及生活中应该如何防治。
单纯性高度近视的症状
(1)出现视力下降:近视度数越高,远视力下降越明显。
(2)出现飞蚊症:即感觉眼前有无数蚊虫在飞。这是因为玻璃体变性、液化形成的漂浮物投影在视网膜上,飞蚊症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严重。
(3)时不时出现视觉疲劳:表现为过度用眼后出现重影、闪光感、畏光、眼干、眼痒、眼异物感、眼部酸胀等。
病理性近视的症状
在单纯性高度近视症状的基础上,会有更为严重的视功能损害。
(1)更为严重的视力下降:不仅是远视力视觉下降,病理性近视的裸眼远视力有较大损害,近视力在出现眼底及晶状体并发症时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。
(2)眼前出现“遮挡物”:病理性近视会出现相应的视野改变,引起视物遮挡住眼睛的感觉,这种情况在视网膜脱落时候可能会出现。
(3)看东西物体变形:当病理性近视并发黄斑变性,黄斑出血或黄斑裂孔时,可出现视物变形。
(4)视物重影,眼球转动受限:高度近视眼可发生固定性内斜视,常表现为极度的内下斜视,眼球转动受限。
(5)色觉异常:病理性近视可出现继发性色觉异常。常见有蓝色觉及黄色觉异常,当病变累及黄斑部时,可出现红色觉异常。
(6)光觉异常:对光的敏感性可能降低,且较矫正视力更敏感。暗适应功能也可出现异常,有不同程度的夜盲表现,晚上外出尽可能家人或朋友陪同。
如何避免高度近视的危害?掌握这四个诀窍,可以帮助家长科学的引导孩子进行近视防控。
1.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
给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,把“用眼40分钟就远眺10分钟”养成习惯。
2.每天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
据研究显示,户外活动能有效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,机制在于户外的阳光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,多巴胺能抑制眼轴的生长。因此建议孩子每天进行2小时的户外活动,课间休息时要到户外活动,不要待在教室内。如果孩子实在欠缺光照,大人忙于工作没办法,也可以选择购置哺光仪便于孩子们在家使用(市场上大部分以租赁为主,租金一年在1万左右)
3.注意调整饮食及生活习惯
饮食习惯不良也会引起视力问题。很多孩子挑食,不喜欢蔬菜和水果,着也是造成孩子近视的原因。还有一些孩子喜欢甜食,基本每天都要摄入,这也会造成近视。因此应及时给眼睛补充营养如叶黄素、调整生活作息习惯。
4、科学的防控方案
孩子上学前,一直到7岁左右,都是很关键的时期,这段时间可以到医院进行视力建档,孩子上学后如果出现近视症状,医院进行矫正,不但可以对比之前的眼情况,还能控制近视发展,阻断近视危害。